首先,為了表達對校友的誠摯感謝,展示學校硬件設施與軟件實力的提升,加強校友與母校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未來更多合作與交流,在我校校領導的帶領下,丁小兵先生一行參觀了體育館、校園、校史館等。
接著,在大數(shù)據(jù)中心舉行愛心捐贈儀式,由校長李愛軍同志主持。劉順義同志致開場辭,介紹校友丁小兵先生基本情況。劉順義同志代表全校師生,向遠道而來、心系母校的丁小兵校友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他表示,此次愛心捐贈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物質(zhì)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一份深沉的愛校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這份精神力量將激勵著每一位在校師生不斷前行。
校友丁小兵先生發(fā)言。他深情回顧了當年在定西一中求學的經(jīng)歷,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恩之情和設立“黃河兒女獎學金”的初衷,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同時,能夠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他還鼓勵一中學子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傳承“善”文化,寄語一中學子要心懷良知、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知行合一,做一個快樂且有價值的人。
校長李愛軍同志代表學校對校友丁小兵先生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歷程、教育特色、辦學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情況,表示校友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和最重要的資源,是學校前進中最信賴和依靠的力量,學校將進一步加強校友工作,積極搭建平臺,拓展合作空間,為校友事業(yè)發(fā)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幫助。
最后,政協(xié)副主席盛淑蘭發(fā)表講話。她對丁小兵先生深表感謝與敬佩。她表示,丁小兵先生是定中人在各行各業(yè)行為標桿的縮影。她既對丁小兵先生作出的成就表示欽佩,又為丁小兵先生對母校的深厚情懷、對昔日老師的感恩之情和對學弟學妹的殷切期望所感動。這份濃濃的校友情,將激勵著一代代定中學子踔厲奮進。
常懷感恩之心,傳遞大愛真情,儀式雖短,意義深長。通過本次捐贈義舉,我們看到了優(yōu)秀校友對一中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愛心、關心和責任心,定西一中將以此為契機,凝聚全體教師力量,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讓更多學子把社會各界的關愛轉(zhuǎn)化為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內(nèi)在動力。愛因希望而珍貴,生命因希望而永恒。
丁小兵先生個人簡介
丁小兵,定西一中辦學歷史上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校友杰出代表,1976年于定西一中畢業(yè),現(xiàn)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華潤怡寶麒麟飲料(控股)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參與了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全國人大多次經(jīng)濟發(fā)展及執(zhí)法調(diào)研、最高法及最高檢視察活動。曾任金昌市第一屆人大代表、蘭州市第十三屆黨代會代表。長期在大型國有企業(yè)擔任領導職務,曾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優(yōu)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西部大開發(fā)突出貢獻個人”、“優(yōu)秀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qū)勞動模范”等多項國家級、省級獎勵和榮譽稱號。
(撰稿:邵倩 審核:肖進雄 監(jiān)審:肖進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苗破脊土,夢起定中
身背炒面,心懷遠志。1948年,9歲的韓戎獨自去往離家三十華里的寧遠鎮(zhèn)租了一間陋室讀小學。學校路遠不便回家吃飯,韓戎只能背著用鍋干炒熟制作方便、便宜,可存放時間長的炒面充當干糧。艱難的生活沒有阻擋他對夢想的追求,考入定西中學后,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他高二入黨,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去部隊慰問演出,辦《定西中學簡報》,榮獲“定西地區(qū)三好學生”。在定西中學,他養(yǎng)成了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勤學善思的學習習慣。多年之后韓老依然動情地說:“我的人生基礎、知識基礎、人格基礎、能力基礎都是在定中奠定的?!睆呢汃ぶ仄仆恋挠酌?,在定中的澆灌下,一路飛長,進入蘭大學習核物理。畢業(yè)后,他歷經(jīng)留校任教,進廠解難,創(chuàng)辦技校,統(tǒng)編教材,他的每一段經(jīng)歷都是少年時代知識、人格、能力基礎的回饋。
追昔撫今,定中當年澆灌的幼苗已成參天大樹,為祖國輸送了眾多相關專業(yè)人才,培育出一批批棟梁之才。
至誠至真,心念母校
在聊天中,韓老總是情不自禁地回憶起在定中的點滴,他懷念那段如歌的歲月,更心系母校的發(fā)展。他身拖病軀,與夫人彭斯容女士一起整理著作藏書,書畫作品,分門別類,捆扎打包,向母校捐贈畢生藏書和物品。因韓老身體欠安,物品多由其夫人彭斯容女士整理,編號名錄,清單照片,每個細節(jié)都讓人肅然起敬,潸然淚下。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學者的嚴謹風范,一名儒士的高風亮節(jié)。
韓老捐贈的是知識與希望,是愛與感恩,更是精神與傳承。
守真至善,薪火相傳
當精神的傳遞以具象化出現(xiàn),感動的力量總是石破天驚。拜訪途中的一個小插曲讓所有定中人無比感動與自豪。在小區(qū)門口拿著定西粉條等待時,兩位路過的女士看到箱子上的“定西”二字過來攀談,她們非常激動,“是出航天員的定西嗎?”當?shù)弥覀冋呛教靻T唐勝杰母校的老師時,她們激動地與李校長握手,驕傲地說她們也是甘肅人,她們?yōu)樘苿俳芨械津湴粒R走時還說“定西一中很棒!”。
這句話,從他鄉(xiāng)的街頭聽到真讓人熱淚盈眶。在韓老家,李校長對韓老分享了這件事,老人也非常驕傲激動。從老一輩的校友韓戎,到新一代的校友唐勝杰,定中人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各行各業(yè),發(fā)光發(fā)熱,定中的精神在一代代人身上傳承發(fā)揚。
守真至善,博學致遠,這些承諾定中人做到了!
從韓老家里出來,冬日暖陽融融,西安仍然木葉紛紛,我們每個人心懷愛與感恩,情與希望。教育是一種力量與精神,在每一屆校友,每一個個人身上得到了驗證。劉書記說:“一個學校的發(fā)展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縮影?!倍ㄎ饕恢凶咴跁r代發(fā)展的軌道中,定西一中在每一個時代節(jié)點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這是由你,由我,由我們共同走出來的。
【韓戎簡介】
韓戎,曾用名韓絨,1939生,甘肅定西人,1960年定西中學畢業(yè),同年考入蘭州大學原子能系放射化學專業(yè),1965年蘭大畢業(yè)后留校,1969年調(diào)入陜西興平化肥廠任技術員。1979年調(diào)入陜西興平化工技工學校,負責籌建并任校長直至1999年退休。
期間曾任中國化工技工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無機化工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主持全國化工技工通用教材編審工作,參與主持化工仿真(模擬)研發(fā)工作,是中國化工技工教育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生性喜好文學,退休后潛心寫作,有小說、回憶錄等數(shù)部著作出版。
韓戎也是定西中學原書記韓紳的親弟弟。
(撰稿:邵倩 審核:肖進雄 監(jiān)審:肖進雄)
]]>1951屆校友薛廷貴(右)與校長親切交談
李愛軍代表全校師生感謝薛廷貴、韓戎多年來對學校發(fā)展和建設的支持,簡要匯報了近年來學校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辦學成果,校友工作具體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學校校史館建設和校友工作的進展情況。
右二為1960屆校友韓戎
薛廷貴、韓戎認真聽取了學校工作匯報,饒有興致地了解了校史館和校友工作有關情況,并深情回憶了就讀定西中學時的點滴細節(jié),表達了對母校的惦念之情。
薛廷貴、韓戎希望學校能加大校友資源挖掘力度,認真做好學校歷史的傳承和弘揚,同時對學校下一步發(fā)展提出了寶貴意見。同時,他們還結(jié)合自己在定西中學的讀書經(jīng)歷,鼓勵青年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樹立遠大理想、發(fā)揚吃苦精神,為將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韓戎(中)回憶往事
臨別之際,薛廷貴、韓戎熱情地簽名贈書予母校留念,并祝福母校越辦越好。
校長李愛軍表示,今后學校將在廣大校友的支持和幫助下,進一步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突出辦學特色,提升綜合實力,更好為廣大校友服務。
薛廷貴,1935生,甘肅定西人。1950年入讀定西中學,1951年考入軍大西北軍政干校參軍入伍,先后參加甘肅祁連山、寧夏六盤山等地剿匪任務。1952年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勛章各一枚。1958年撤離朝鮮回國,先后在陸軍第二師政治部、河南義馬礦務局、核工業(yè)部宜昌827工程指揮部、陸軍第二師獨立高炮營、航天部西安771所等任職。退休后專于詩歌、書法創(chuàng)作并屢獲大獎,多次為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伸出援手。
韓戎, 1939生,甘肅定西人。1960年定西中學畢業(yè),同年考入蘭州大學原子能系放射化學專業(yè),1965年畢業(yè)留校,1969年調(diào)入陜西興平化肥廠任技術員,1979年調(diào)入陜西負責籌建興平化工技工學校并任校長至1999年退休。期間曾任中國化工技工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無機化工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主持全國化工技工通用教材編審工作,參與主持化工仿真(模擬)研發(fā)工作。是中國化工技工教育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生性喜好文學,退休后潛心寫作,有小說、回憶錄等數(shù)部著作出版。也是定西中學原書記韓紳的親弟弟。
(撰稿:趙健卓 審核:肖進雄 監(jiān)審:肖進雄)
]]>因重大實驗成功和科技攻關項目重大突破所作出的重大貢獻,1988年、1992年龐家麟兩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朱镕基、李瑞環(huán)、胡錦濤、劉華清等的接見。
工作之余,喜好書畫創(chuàng)作的龐家麟逐漸形成了“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藝術風格,作品參加英、美等10國巡展,先后出版?zhèn)€人詩畫掛歷、《龐家麟詩畫集》等,其書畫作品入編《中國書畫家全集》《中國藝術家大典》《中國書畫一代大師》等。作品多次參加全國詩書畫大賽展,先后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釣魚臺國賓館等地展出,被授予“人民功勛書畫家”“2009年最具影響力世界華人藝術家”“2012年感動中國藝術人物”等榮譽稱號。
2022年5月20日,龐家麟因病在四川綿陽逝世,享年84歲。
汪璣犧牲后,同伴們?nèi)讨从闷蛯⑵浠鸹瑑H用罐頭盒帶回兩根骨頭。1960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同甘肅省體育運動委員會追認汪璣為革命烈士。1960年10月16日,蘭州大學為其舉行隆重的追悼會,校黨委書記江隆基在悼詞中高度評價了汪璣的革命精神,甘肅省體委、蘭州大學在蘭州華林山烈士陵園為汪璣立碑紀念。
(撰稿:陳德文 審核:肖進雄)
]]>